台系IC設計業者雖仍看好2021年在晶圓代工及封測成本上升推動下,終端晶片市場報價仍有再往上浮動的機會,但不可否認的是,台系IC設計結算第2季毛利率動輒50%,且自2020年下半以來,一季毛利率多進步5~10個百分點,讓下游毛三道四的台系代工廠,及平均毛利率還在兩位數百分點游走的系統廠有點吃味。

多數台系DDI供應商仍認定第3季報價還是得漲,以反應成本上升壓力。李建樑攝
台系IC設計業者雖仍看好2021年在晶圓代工及封測成本上升推動下,終端晶片市場報價仍有再往上浮動的機會,但不可否認的是,台系IC設計結算第2季毛利率動輒50%,且自2020年下半以來,一季毛利率多進步5~10個百分點,讓下游毛三道四的台系代工廠,及平均毛利率還在兩位數百分點游走的系統廠有點吃味。
系統廠認為,晶片毛利率已過50%還想再恣意漲價,而且貨也沒管夠不夠,那尋求其他晶片代工來源,日後加倍奉還的局面將很難避免。這一點讓台系IC設計業者在第3季出現晶片想再漲卻有心無力的現象,包括聯發科、聯詠、原相等台系一線晶片大廠,在看待第3季毛利率表現時,多抓與第2季上下不遠的區間,明顯比較上半年保守許多。
台系LCD驅動IC(DDI)供應商指出,以上游台系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配置計畫,配合下游面板市場需求的高檔難墜,DDI、TDDI供不應求的壓力,大概在2022年中以前,都很難有效解決。尤其在近期台積電、聯電似乎又要調漲晶圓代工牌價,DDI、TDDI晶片第3季價格理應是易漲難跌的格局。
但不可否認,下游面板廠及模組廠眼見終端面板價格已由漲轉跌,且緩跌走勢短期難以遏止,對於DDI、TDDI報價還想再漲都是打從心裏排斥,也讓晶片調漲不若2021年上半順遂。上半年客戶採購策略多是要量不要價,但現在則是要量也要價,這樣的風格轉換,確實會對終端晶片報價產生新矛盾。不過,多數台系DDI供應商仍認定第3季報價還是得漲,以反應成本上升壓力。
IC通路商則表示,確實各路晶片報價自2020年第3季以來,呈現一路上漲的趨勢,DDI、MCU、MOSFET及利基型記憶體等牌價更是沿途飛漲,否則大概也很難看到聯詠、奇景光電、天鈺、敦泰、矽創及瑞鼎等台系DDI供應商,可以交出一季毛利率多10個百分點的異常現象。
大中、杰力、富鼎及尼克森等台系MOSFET晶片供應商第2季毛利率表現,也能較2020同期飆升近1倍,都可以看出在晶片報價起漲後,台系IC設計業者挾先前低成本及高庫存的競爭優勢,一口氣交出令人折服的成績表現,而且成本增加都可以有效轉嫁,所以多數台系供應商對接下來的毛利率表現,仍抱持看好的想法。
但理想很美好,現實總是較為骨感,開始有下游客戶祭出道德勸說策略,高喊作人留一線、日後好相見的口號,加上第2季財報攤開來,確實上游晶片供應商賺得比下游客戶多很多,甚至平均毛利率也是凌駕台積電、聯電、力積電及世界先進,毛利率更好的競爭優勢,反成為台系IC設計向上游晶圓代工、後段封測等協力廠,及下游客戶議價過程中的最大障礙。
原因無他,當其他人只能苦領打工錢,台系晶片供應商竟然還說要繼續漲價,客戶及上、下游合作廠商的反彈力道,將讓台系IC設計在2021年下半追求毛利率更上一層的過程中出現新障礙,需要時間及技巧來一一排除。